一生有你老师谈
光影的秘密

摄影界流传一句话:摄影就是光影的艺术。可见,光影的重要性,摄影光分为两大类:前期光影(自然光、环境光和人造光)、后期光影。如何利用光影,让自己作品脱颖而出,是摄影师必修课,可能需要几年才能掌握光影的真谛。需要强调一点,所谓技术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个参考,真正融会贯通了,就会忘记它,就会推翻它,很多摄影师会纠结某些说法不正确,本来就没有完全正确的东西,因为这是艺术。摄影师对光影的烦恼:(1)如何利用自然光?(2)如何利用环境光?(3)如何创造人造光?(4)后期光影如何创造?本文试着解决摄影师的痛点。

痛点一:如何利用自然光?

第一,光于摄影,犹如氧气于生命。新人开始只会利用自然光,喜欢顺光拍摄,喜欢把人拍的亮亮的,不喜欢寻找环境光,不喜欢用人造光,拍出的照片总差点什么(美、意境、情绪、思想),以为是构图,以为是后期,以为是模特,以为是环境,以为是服装,以为是化妆,以为是造型,以为是时间,以为是主题,以为是相机,以为是镜头,以为是附件,以为是曝光,其实也许是光影。请记住:光越近越柔,光越弱越柔。所以在不穿帮的情况下,光尽量靠近模特。如果自然光能达到创作目的,最好利用自然光,因为环境光和人造光,色温问题和技术问题,很难把控。根据一项针对某摄影网站受众群体的调查发现,观众更喜欢用自然光拍摄的照片,这样更符合现实生活。一般自然光由七种颜色光组成,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在不同时间阳光照射下,拍摄物体会呈现不同的色彩,特别是早晨和傍晚,色彩更丰富,摄影师超级喜欢这段时间,会抓拍到与众不同的作品。

第二,摄影用光的六大因素:

(1)光度。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光源发光强度和照射距离影响照度;照度大小和物体表面色泽影响亮度)。在摄影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来说,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丰富的影调和准确的色彩再现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有意识的曝光过度与不足也需以准确曝光为基础。所以,掌握光度与准确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动地控制被摄体的影调、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光根据明度划分:强光、弱光和微光。夏天中午就是强光,光比特别大,往往容易出现死黑或者死白。阴天或者室内拍摄往往就是弱光,对新人最适合拍摄,比较好控制光,因为光比小,但如果不用光,照片就比较平淡。夜景拍摄往往就是微光,对相机、环境光和人造光要求比较高,往往入门级的相机,感光度上去,噪点就多了;补光容易破坏现场光。

(2)光质。光质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聚光的特点是来自一种明显的方向,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红外线就是聚光的特点;散光的特点是来自若干方向,产生的阴影柔和而不明晰,比如家庭里的灯光就属于散光。光的软硬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光束狭窄的比光束宽广的通常要硬些。光质分为硬质光和软质光。硬质光即是强烈的直射光,如晴天的阳光,人工灯中的聚光灯、回光灯的灯光等。软质光是漫反射光。硬质光照射下的被摄体表面的物理特性表现为:受光面、背光面及投影非常鲜明,明暗反差较大,对比效果明显,有助于表现受光面的细节及质感,造成有力度、鲜活等视角艺术效果。软质光是一种漫散射性质的光,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被照物上不留明显的阴影。如大雾中的阳光,泛光灯光源等。软质光的特点是光线柔和,强度均匀,光比较小,形成的影像反差不大,主体感和质感较弱。又如电子闪光灯的直接闪光是一种硬光,反射闪光就是一种软光。硬光能使被摄体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软光善于揭示物体的外形、形状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质感和细节。硬光又往往比软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气。

(3)光位。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顺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脚光等七种。

(4)光比。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调节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调节主、辅光的强度;调节主、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用反光板、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

(5)光型。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作用。第一,主光:又称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像的主要照明光。第二,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揭示阴影部细节,减小影像反差。第三,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第四,轮廓光。指构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用作轮廓光。第五,背景光。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以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第六,模拟光:又称效果光。用以模拟某种现场光线效果而添加的辅助光。

(6)光色。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了光的冷暖感,这方面能引起许多感情上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色摄影中。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从理论上讲,色温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一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如100 W灯泡发出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527℃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527+273)K=2800K。

第三,光的方向:顺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脚光。人像摄影,往往采用逆光或者侧逆光,尽量少用顺光拍摄。有摄影高手说,摄影的主光45度最好。新人摄影往往采用顺光拍摄,照片就比较平淡,高手往往都逆光拍摄。摄影师需要学会找光,模特也需要学会找光。

(1)顺光(正面光)。顺光是业余快照摄影师教你所使用的光线---拍照片时太阳在被摄对象正前面。正面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画面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强,画面反差小。但平面光对于拍摄人像有一定的长处,对于人物起到美化作用,能不加修饰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貌,色彩朴实。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顺光拍摄优点:第一,被摄景物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用平均测光的方法就能使被摄景物获得正确感光。第二,拍摄的景物最接近于其原型,比较有利于质感的表现。第三,色彩能得到正确还原,饱和度高,色彩鲜艳、明快。顺光拍摄缺点:第一,几乎看不到被拍摄对象的投影,画面缺乏明暗对比,立体感较差。第二,主体和背景受光情况相同,远近景物在亮度和影调上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空间深度感的表现也较差。第三,顺光拍摄人物时,被摄对象容易觉得光线刺眼,很不舒服。在灯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辅光。

(2)前侧光。也叫45°侧光。这种光出现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被许多人认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F8的光圈全面记录下人物的精致五官和头发,这样易于产生大的光影效果,人物显瘦。事实上,室内拍摄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线,多数为45°侧光。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此,45°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侧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气和立体感。在灯光人像中,前侧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脸朝右用左侧光。

(3)侧光。也叫90°侧光。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拍摄照片画面明暗反差鲜明清晰,景物层次丰富,空气透视现象明显,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这种光有时被称作"结构光线"。,侧光下被摄体呈阴阳效果,是一种人像摄影中富于戏剧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

(4)后侧光。也叫135°侧光。此时被摄物的1/3面积受光,2/3面积在暗处,明暗对比强烈,投影很有表现力,能表现被摄物的轮廓。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5)逆光。又称背光、轮廓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分为侧逆光和逆光。侧逆光时,被摄景物的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只有后斜侧面有明亮的部分出现。此时,被摄对象轮廓鲜明。很多模特喜欢拍剪影,就是逆光拍摄,对着太阳测光。尽管被摄对象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例如模特头发的光影就特别美,被叫做“轮廓光”。逆光特点:第一,被摄景物只有边缘轮廓部分被光照亮,勾画出整个景物的轮廓,光线生动,有利于表现景物轮廓。第二,能强烈地表现出空间透视感和立体感,但不利于对景物层次的表现。第三,无法表现细腻的质感,逆光还不利于色彩的还原和表现。在光线照射角度较低时,以景物背景亮度或画面中明亮部位的亮度来曝光,可拍出剪影效果。逆光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使画面产生立体感、空间感。逆光构图很重要的一条是使画面产生深色背景,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还有利于表现动物的群体。

(6)顶光。顶光是指来自被摄景物顶部的光线,指中午的太阳光。景物中突出的部分会在凹处产生投影,光线强烈,明暗反差极大,影调对比生硬。用顶光拍摄人物时,人物眼窝、鼻子下端、下巴底下都会出现浓重的阴影。一般应避免顶光拍人像,如非要在这个时间段拍摄时,应采用辅助光来消减阴影。摄影的一个主要窍门就是“跟着光线拍摄”,要学会在各种光线下拍摄的技术技巧,包括正午顶光拍摄。

(7)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种灯光方向。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但拍摄玻璃瓶子类物体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比如啤酒类广告。

第四,自然光分为:

(1)直射光。直射光顾名思义就是太阳光直接照射在物体上,他的显著特点就是对比度强。在正午拍摄时,物体会产生明显的阴影,对曝光不好控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早晚太阳光。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以及傍晚太阳即将西落于地平线以下时,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成0-15°角,景物的垂直面被大面积照亮,并留下长长的投影;太阳在透过厚厚的大气层后,光线柔和,和天空光的光比约为2:1,早晚还伴有晨雾和暮霭,空气透视效果强烈,在逆光照明下,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如果利用这一光线照明,拍摄近景照片,景调柔和;拍摄场景照片,则显得浓淡相宜,层次丰富,空间透视感强。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光线强弱变化大,在拍摄时要抓紧时间,并注意对曝光量的控制。第二,上午下午的太阳光。上午下午的太阳光与地面的角度呈15°~60°之间,通常是指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这一时刻的光线,照明强度比较稳定,能较好的表现地面景物的轮廓、立体形态和质感。在摄影中,这段时间称为正常照明时刻,此时太阳光不但对垂直景物照明,也对主体周围的水平景物照明,产生大量的反射光,从而缩小了被摄体的明暗光比。此时太阳光和天空光的光比约为3:1至4:1,画面的明暗反差表现极好。第三,中午的太阳光。又称为顶光,从上向下垂直照射地面景物,景物的水平面被普遍照明,而垂直面的照明却很少或完全处于阴影中。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的照明角度常常受到季节的影响,夏季的中午太阳光基本上以90°垂直向下照射地面景物,地面景物的投影很小,而其它季节的中午,太阳光以近似垂直的角度从上向下照射,冬季的中午,其照射的角度会更偏一些,一般说,中午拍摄照片要缩小光圈,这是对拍摄风光而言,如拍摄人物则应放大光圈,因为人物是垂直表面的形体,太阳当顶时,水平表面亮度大而垂直表面亮度小,相当于测光照明,所以要放大半级光圈。这种光线适于表现阳光与粗犷的男性性格。在中午,特别是夏季的中午,一般不选用直射阳光拍摄人物照片,因为它极易丑化人物的形象。

(2)散射光。散射光是光线穿过云层等发生了散射,方向发散,这种光线相对直射光不是那么生硬,显得柔和,比如多云、阴天时,这时的拍摄对比度不高,对曝光容易控制。分为三类:第一,天空光。天空光主要是指太阳光在地球大气层中反复反射及空间介质的作用,形成是柔和漫散射光。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越靠近地面的天空光越明亮,离地面越远,天空光越暗。地面景物在这种散射光的照明下,普遍照度很低,很难表现物体的细微之处。第二,薄云遮日。当太阳光被薄薄的云层遮挡时,便失去了直射光的性质,但仍有一定的方向性。第三,乌云密布:浓云遮日的雨天或阴天、下雪天,太阳光被厚厚的乌云遮挡,经大气层反射形成阴沉的漫射光,完全失去了方向性,光线分布均匀。散射光中经常会看到局部光。局部光是风光摄影中极具美感的一种光线,它能让被摄体产生明与暗的变化,形成强烈的光比反差。同时,也能使主体更加突出,背景更加简洁,视觉效果更加强烈。局部光的形成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云层透射出的光线;二是通过树木枝叶透出的光线;三是通过山峰和山谷遮挡形成的光线;四是通过建筑物的遮挡形成的光线。局部光照片的拍摄,首先要选择好拍摄主题,等待局部光照射到主体上时按动快门,达到主体被照亮,背景不受光,形成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其次在测光方面,一般使用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以局部光照亮的地方进行测光。

(3)反射光。反射光是与直接照射被摄体的直射光相对,经反光板、墙壁、天花板等周围物体表面反射后再照射被摄体的光。直射光强时,反射光弱,或者直射光弱,反射光强时,照相的明暗反差强。人像摄影中,进行逆光拍摄,往往采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但人造光显得生硬,可以利用反射光效果更好,如通过模特手中的道具(书、镜子)或者现场环境,把光反射到脸上。

第五,光的时间(黎明、日出、上午、中午、下午、日落、晚上)。摄影界一直流传一句话,摄影最佳时间是上午九点前,下午三点后。旅拍的摄影师,往往5点左右就起床去拍日出,拍好回来吃早饭,上午和中午休息,下午再出去采风。黄金摄影时间是:日出日落前后30分钟。

第六,光与情绪。根据光影特点,情绪分为三大类:(1)积极。亮光,往往表示开心、喜悦、幸福的情绪,所以拍小清新的秘诀就是曝光高一档。(2)消极。昏暗的光,往往表现忧郁、痛苦、绝望、孤独的情绪。(3)不明确。平淡的光,往往表现平静、安静、回忆、思考的情绪。

第七,光与构图。往往把人物放在最亮或者最暗的地方,这样突出人物。很多时候,为了照片出彩,把人物放在光影有对比的环境,让人物的明度和前景、背景形成反差,吸引观众视线。

痛点二:如何利用环境光?

第一,环境光是摄影中人物生活环境照明的光线,多指拍摄现场的人工光线,是天片光、后景光、前景光以及大型的陈设道具光的总和。环境光主要作用有:(1)营造环境光线效果,比如阴、晴、日、夜、黄昏、黎明等;(2)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3)烘托主体、突出主体,不使主体淹没在背景之中;(4)营造环境气氛。

摄影的环境光有:

(1)烛光。夜景拍摄或者室内拍摄时,蜡烛光常用来当光源或者道具,蜡烛光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要减少其他光源对它的干扰,或者去掉其他光源。由于蜡烛光比较弱,为了追求画质,可以考虑使用三脚架拍摄。如果一只蜡烛光比较弱,可以使用多只蜡烛。

(2)白炽灯、碘钨灯、日光灯、节能灯、钨丝作。白炽灯是靠钨丝发光的,灯体比较热,普通灯泡,碘钨灯,射灯都是的,发暖色光。日光灯也叫荧光灯,是靠紫外线撞击荧光粉发光的,荧光粉成分不同,发光的颜色也不同,有冷色和暖色之分。节能灯也属于荧光灯之类,泛指用电子镇流器的日光灯。钨丝灯,是以钨丝作为灯丝制成的白炽灯。使用钨丝灯静态摄影会有很原始的美感,它也可以生动地展示出光线描画模特的过程。

(3)霓虹灯。光源很单一,视觉冲击力大,色斑很漂亮,但是光线太微弱,需要用常亮灯或者闪光灯补光。

(4)壁炉。壁炉用来做摄影的光或者道具,非常棒,可以让画面大气、唯美、浪漫。

(5)激光。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激光的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

(6)烟花。需要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拍摄关键词:三脚架、广角镜头、快门线、ISO100-800、光圈5-20、快门速度5秒左右、M档、手动对焦、横构图。添加建筑背景或人物背景来增强照片的趣味性。关掉IS功能(图像稳定功能)或者VR(减振)功能。如果你需要追求极致的清晰锐利,强烈建议开启反光板预升功能和电子前帘功能。

(7)广告牌。广告牌作为补光光源,从环境光反方向对人物侧面进行补光,削弱背景光的地位,突出人物细节。此时要注意,人物身上的光照强度依然不能超越背景光太多,否则会导致光线太突兀,破坏整体影调。

(8)电子屏。简单地讲LED(Large Electronic Display),显示屏就是由若干个可组合拼接的显示单元(单元显示板或单元显示箱体)构成屏体,再加上一套适当的控制器(主控板或控制系统)。电子屏的光可以作为主光,如果背景暗,可以补一点光。

(9)橱窗。橱窗作为主光源照亮人物侧面及正面,人物明暗过渡非常柔和。另外尽量找靠近橱窗的地方拍摄,这样脸就不用补光,可以背后头发补一点点光。

第二,摄影师需要学会去改变环境光,但最好不要破坏环境光。科克.塔克摄影师的书《极简用光:环境光拍摄专业技法》将告诉您:如何正确选择并使用照明工具布置室内、外环境光:如何通过调光、补光来控制光线的方向感以及强度;如何为相机和照明组件选择合适的电池;最简单的单灯、双灯、三灯设置方法;个人肖像、群像、静物、运动抓拍等的照明技巧;与客户和模特进行效沟通的正确方法;如何利用闪光灯和现场光营造自然效果;如何准确控制色温,为后期处理节省时间和精力。

痛点三:如何创造人造光?

第一,人造光。用光最高境界让别人看不出来用了光。(1)主光。在画面上起最主要作用的光就是主光。在人像布光时,主光是需要*先考虑的,它的位置基本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高调或是低调,顺光还是逆光。(2)光比。主光和辅助光之间的光强度的比例就是光比,画面的总体反差通常是由光比来决定的。(3)辅光。画面上起辅助作用的光被称为辅助光或辅光,画面上人像的各部分的细节层次的多少是通过辅光来控制的。(4)阳辅光与阴辅光。辅光又分为阳辅光和阴辅光。阳辅光的作用是在亮部和暗部之间明暗交界线之间增加过渡层次;阴辅光的作用是给暗部增加层次细节。包括相当多的影楼摄影师在内,许多人都弄不清阳辅光和阴辅光的区分。为什么不能只用一种辅光呢?原因是在拍摄低调人像时,如果只用一支辅光来解决明暗交界线和暗部的层次问题,那么整个暗部就可能成为整片的灰色,造型的立体感就会被严重破坏。拍摄低调人像,如果想减少一支灯的话,那么只能减少阴辅光而不能减去阳辅光。在实际拍摄时,阴辅光也经常可以用反光板来代替。

大师的作品常常是好的人像用光范例。在此我们结合尤素福• 卡什为电影明星亨弗莱•鲍嘉拍摄的肖像来演示一下各种光的作用。拍摄时使用的主光是位置较高的侧光,主光打亮了额头、鼻翼的侧面,并且在眼窝、鼻下形成了大面积的阴影。与卡什的多数作品一样,这张照片主光使用的是未经任何柔化的硬光。阳辅光处于人物左侧的前侧光位,它适当冲淡了主光留下的阴影。该照片反差比较大,阳辅光与主光的光比应为1:4。阴辅光位于人物右侧的前侧光的位置,它给人物面部最暗的部分和手部增添了部分细节层次。阴辅光与主光光比为1:8 或1:16。轮廓光是来自人物右后方的侧逆光,它打亮了头发、耳部的轮廓,也给脸颊和额角增添了突出的亮色。轮廓光与主光光比为1:2。由一盏与阴辅光角度接近但更高更远的点光源,给人物带来了突出的眼神光。

经典布光法的几条“铁律”:经典用光法是一套非常严格的系统,其中的许多规矩很可能让当下的摄影师感觉匪夷所思:拍照怎么能如此“教条”?尽管当下的多数人像摄影师已经不再遵守、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些“规矩”的存在,但是了解它们并没有坏处——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带来什么益处。(1)“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是老师傅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意思是布光中主光必须鲜明突出,“双主光”之类的做法在传统标准来看完全是胡闹。(2)眼神光只能有一个。传统用光对于眼神光要求非常严格,即使画面整体效果看上去还不错,但如果出现了两点眼神光,还是会被无情地判为失败之作。在没有Photoshop时代,摄影师们只能靠小心地控制灯光的位置和在底片上小心翼翼地修版来避免多个眼神光的出现。(3)“你到底在打什么光?”,经典布光法,单灯的灯位是有严格限制的——正面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再加上顶光和底光,只有这些位置是“正确”的。任何模棱两可的灯位都可能带来多余的阴影或光斑,在没有数码后期支持的时代,这些都是后期手段无法弥补的。

经历了几十年强调完美的经典用光之后,人像拍摄的用光开始变得日趋简洁、直接和另类。夸张另类的风格甚至成为当今影视、广告拍摄的主流风格,这些也必然对社会的普遍流行带来直接影响。下面的图片出自一个著名的拍摄用光案例:人像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受邀为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的拍摄作品。阿诺德•纽曼对垄断资本控制下军火工业的嗜血、贪婪、残酷感到非常憎恶,拍摄时有意使用了双侧光灯位——形成了强烈的“夹板光”,让这位军火大王看上去与他的生意一样恐怖、阴森。阿诺德•纽曼的做法虽然违背了摄影师的职业准则,却保留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良知。照片问世后,克虏伯宣布阿诺德. 纽曼为“不受德国欢迎的人”;纽曼表现出的良知和勇气却受到世人的赞叹。在日常拍摄中,某些特殊的光效——例如,强烈的底光和这两个拍摄案例中使用的“夹板光”、“骷髅光”,是会产生强烈的丑化作用的。不仅拍摄时必须慎用,而且应小心避免由不经意的失误而产生类似的光效。

用光给人物形象气质带来的变化,丝毫不亚于化妆造型和服饰的作用。亨弗莱. 鲍嘉的两张肖像,上边的一张是尤素福•卡什拍摄的经典作品,突出表现的是坚毅、睿智的气质;下面的一张则接近鲍嘉经常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黑帮分子。拍摄时使用了来自后方的强烈顶光,前方较低光位的前侧光作为辅光,与主光发生了“对冲”,鼻梁背光一侧明显的阴影进一步强化了不周正的视觉效果。

下方的肖像拍摄的都是素有“千面女郎”之称的美国影星玛丽莲. 梦露。第一张明亮的正面光突出的是青春、性感;第二张图片上传统的低调用光带来的是更古典、淑女化的效果;最下面图片强烈、单纯的侧光则突出了神秘、忧郁的悲剧性气质……用光对于形象气质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常见的布光方式:布光种类繁多,掌握一些常用的就可以,在将来的创作中,慢慢融会贯通和创新。

(1)一灯布光。主灯可以是前侧光,也可以是侧光,也可以是后侧光,也可以是逆光,尽量不要打正面光。

(2)二灯布光。可以主灯是前侧光辅灯是侧光,也可以是主灯是后侧光辅灯是前侧光,

(3)三灯布光。可以主灯是前侧光,辅灯是前侧光,轮廓光是后侧光。也可以主灯是前侧光,辅灯是侧光,地灯是正面光。也可以主灯是前侧光,辅灯是侧光,背景灯是后侧灯。

(4)太平光布光图。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5)分割光(阴阳光)。分割光就是把面孔一分为二,一边亮,一边暗,会制造出较强烈的戏剧感,适合个性或气质较强的人物例如艺术家、音乐家等,当然阳刚味也会较重。要制造这个效果,就是把光源以90度置于对象的左边或右边,可稍稍移前或后,以迁就不同面形留意布光须跟随对象的面孔而改变,头部转向的时候灯光也应跟随。

(6)环形光。这是让鼻子在面颊上投下一些影子,要达到这种效果,光源要稍稍高于眼水平及30-40度于相机(根据个别面孔情况)。

(7)伦勃朗光 (三角光)。这名字来由,正是画家伦勃朗所常用于绘画的布光手法,脸上那三角形的光位正是标记。与环形布光不同,鼻子与面颊的影子是相连的,不过更重要是阴影那边的眼睛,依然有眼神光,以保持炯炯有神的面貌,并且照片也具戏剧感。拍摄时对象要稍稍转离光源,当然光源位置也需高过头部,让鼻子的影与面颊的影相连。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布光方式,颧骨较大的人会比较理想,而鼻梁不够高的人则较难布光。所以布光应该选择合适的对象,不能一概而论。

(8)蝴蝶光(派拉蒙光)。“蝴蝶光”通常指的就是来自较高正面光位的布光效果——因为在鼻底留下“蝴蝶形”的投影而得名。“蝴蝶光”会在眼窝、鼻底和唇线下和两颊留下淡淡的投影,可以使人的面部富有立体感,投影同时还具有改善人的脸型的作用。“蝴蝶光”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形象,因此又被称为“美女光”。蝴蝶光的通常布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 ,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 ,投射出一个鼻子下方的阴影 ,似蝴蝶的形状,让人物脸部带来一定的层次感。

(9)显宽光。这不是一种特定布光设定,而是一种风格,不论分割、环形或伦勃朗都可以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受光的那一边面转向镜头,于是受光的面会看起来较宽阔,然后面部整体看来都较大较阔,适合面形瘦削的人。

(10)显瘦光。较暗的那一面朝向镜头,这样面部看起来尖削一点,而且更有立体感与气氛。

第二,打火机。打火机主要用于取火,吸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现代打火机按使用的燃料可分为液体打火机和气体打火机两种。有时用打火机来补光和做道具。打火机往往与香烟连在一起,拍一些情绪片,非常有感觉。

第三,手电筒。手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摄影时,常常用手机里的手电筒APP代替,用来补光。

第四,仙女棒。仙女棒,也叫手持烟花、手持喷泉,是一种烟花。因其外形美观,大小不一,形状多样,而且操作简便、安全环保,深受模特的喜爱。

第五,火把(火炬)。古人夜间行路时常用的照明和传送火的工具,有的用泡过水的干竹蔑等编成长条;有的在棍棒一端扎棉花或布条,蘸上油;有的用长节竹筒注进油,开口端塞上棉花或布条。有时用火把来补光和做道具。在建筑内部使用的时候可以插在墙上的架子里,野外使用则为手擎。传统上火炬象征着光明、启蒙。

第六,油灯。以油为介质的灯具。有时用油灯来补光和做道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油灯在各地和各民族间又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比如西藏的金属油灯,通常都是组合式的,而汉族的灯一般都是一体化的。组合式的灯可以拆成若干个部分,是为了适应藏民生活方式中流动性的特点。而这种金属灯的纹饰又可见汉族的“福”字、“寿”字,反映了具有历史传统的藏汉民族文化的交流。藏族的酥油灯,不管是陶质的还是金属的,都是藏族特有的一种灯具,反映了这一地区深厚的宗教文化。

第七,反光板。反光板是拍摄时所用的照明辅助工具。用锡簸纸、白布、米菠萝等材料制成。反光板在景外起辅助照明作用,有时作主光用。不同的反光表面,可产生软硬不同的光线。反光板面积越小,效果越差。常用的是银反光板。打反光板,最好从上向下打,这样效果好。如果有助手帮忙打反光板,这样的光比用灯效果好。

第八,常亮灯。室内拍摄或者夜景拍摄,常亮灯是一个好的选项,容易控制光,让模特更自然,特别是拍小孩时,效果更好。注意,拍摄刚出生的宝宝时,千万不要用闪光灯,用常亮灯效果最佳。常亮灯加上柔光罩之后,会带来非常柔和的光线。常亮灯最好买功率大一点,至少30W以上,如神牛LEDP260C,以前买了一个小功率的,现在在家睡大觉。

第九,闪光灯。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中文全称为“电子闪光灯”,又称高速闪光灯。电子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通常的电子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500K,接近白天阳光下的色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闪光灯,功率一般都不是很大,起到补光作用,是摄影师最爱用的一个附件。使用时,最好配合三脚架、引闪器一起使用,注意光的方向和大小,打出的光要看起来舒服。闪光灯是一种补光设备,它可以保证在昏暗情况下拍摄画面的清晰明亮,在户外拍摄时候,闪光灯还可用作辅助光源,用以强调皮肤的色调。还可以根据摄影师的要求布置特殊效果。闪光灯的用途:(1)改变色温。(2)改善被摄体照明条件。(3)反射用光,不破坏被摄体现场环境。(4)添加眼神光。(5)多灯组合,塑造被摄体形象。(6)减小或加大反差。(7)瞬间凝固被摄体。(8)补光。

第十,外拍灯。外拍灯,功率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压环境光,一般功率都是600W以上,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补光作用,如神牛的AD600,缺点就是太大,太重。

第十一,灯的附件:

(1)灯架。灯架作用是为了给所拍摄的物体打上不同强度的灯光,而提供照明帮助的就是灯架了,因为灯源是要固定在灯架上面的,这可以保证灯照的平衡性。优质的专业灯架以最小体积提供最大载重量,由精美的黑色铝构成,质量轻,携带方便,易于调节的旋钮。宽直径的底座提供绝对稳定性,双管支撑增加强度,非常适合灯及作背景支架。气垫型灯架给闪光灯提供最大保护。 灯架,标准系列,基本但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精美的外观,超耐用,防刮表面。活动自由的连接头令摄影师使用更简单,更方便。灯架,气垫系列,超耐用,质量轻,是忙碌工作室必备的工具。它由黑色铝构成,坚固,美观,不反光。高质量的连接头,可移动和可反转的安装螺栓。气垫型的圆柱确保闪光灯更加安全和定位更加准确。

(2)引闪器。引闪器装在相机上,频段接收器链接其他闪光灯灯具。引闪器的主要用途是不希望闪光灯的实用性被局限,使用引闪器能够做出更多效果,而且令照片中闪光跟环境光融合得更自然。这个一定要买,这样补光效果更好。

(3)色温片。可以把色温片放在闪光灯前面,营造一种氛围,让作品更有感觉。

(4)烟饼。烟饼可以制造梦幻的效果,但一定要均匀,否则看起来太假,刚学摄影时,不懂,喜欢把烟饼放模特前面,正确做法烟饼应该放模特身后。

(5)各种罩。柔光罩是时尚及美容摄影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它所营造的光线介于硬光及柔光之间,很有趣。强力反光罩的光线更为均匀,标准罩更易于灵活应用。雷达罩+雷达罩蜂窝,是我的最爱,光影打出来特别柔,特别舒服,唯一缺点就是太重,太大,外出携带拍摄不方便。

(6)反光伞。巨型抛物线形反光伞可以提供一个大面积的优美、均匀的光线,光线的扩散让图片显得华丽。反光伞及半透伞在大多数时候成为更佳的选择,因为他们易于拆装。

(7)柔光箱。八角柔光箱用于各种类型的时尚、美容及人像拍摄。这个控光工具所营造的光线及阴影柔美而均匀。条形柔光箱可以提供补光、轮廓光及顶光。

(8)还有一些很有用的影棚设备及控光附件:遮光旗、导光栅格、滤镜、黑色铝箔纸、可折叠反光板、黑色及白色泡沫板、v-flat。

第十二,灯的资料。(1)用光宝典《专业级灯光人像摄影教程》,这个视频讲的非常好。(2)国际著名摄影大师迈克尔·弗里曼撰写的摄影用光宝典《光线与用光:迈克尔·弗里曼数码摄影用光完全指南》。

痛点四:后期光影如何创造?

第一,暗角。通过暗角,让人物更突出,这是摄影师常用的方法,对新人有一定难度,因为加的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通过ACR有三种方法制作暗角:

(1)利用ACR中的径向滤镜。

(2)渐变滤镜。

(3)剪切后晕影。拉到20左右就可以,不要太多,太多就太假了,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

第二,画出光线(画笔笔刷、蒙版叠加、图层混合、色调协调)。

(1)载入画笔。

(2)打开图片,拉曲线变暗环境。

(3)点画笔as-lightbrush6,然后crtt+t,移动和变换画笔大小位置。

(4)选择模糊-高斯模糊,让光线看起来更柔和。

第三,合成光线(图像素材、图层混合、渐变工具、色调协调)。

(1)打开图片,复制图片,crtl+l,打开色阶,把窗除外,拉黑。

(2)用正常的黑画笔,把图层其他地方图黑。

(3)滤镜--径向模糊--缩放,把光标尽量拖到窗口位置,确定。

(4)滤镜--径向模糊,再做两次。

(5)选择滤色就可以。

(6)可以移动光线到合适位置。

注意:如果光有方向,应该选用动感模糊。

第四,放大光线(径向模糊、动感模糊)。

(1)打开要处理的图片,并复制光的图片。

(2)调整光的图片大小与位置。

(3)选择混合模式为滤色,并移动光源到合适位置。

第五,灯工厂。摄影师最喜欢用的一个后期光影插件就是灯工厂。用它可以制造各种光影。